创客| “我的鸡笼”来了,手机上托管养鸡,线下吃到真鸡蛋
工业需要创新,农业也需要创新。农产品经营理念、销售模式、售后服务等的创新,是摆在中国农业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中国农业的软肋。1月6日全息乡村e站发了篇《草莓“十二衩” 同住一温室》的文章,北京市一合作社在一个温室内种上了十二个不同的草莓品种,它们形状颜色不一, 口感各不相同,可错季上市。这是草莓采摘游销售方式的一种创新,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在目前中国千篇一律的一个温室只种一种品种的草莓采摘游中,他们的草莓采摘必定能吸引到更多的人。
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得长久。
近期,温州商人陈金余创办的“我的鸡笼”引起多方关注。“我的鸡笼”是一种“公司+实体店+基地+互联网”的创新商业模式,即帮顾客托管鸡笼,顾客认养母鸡,能吃上低价的鸡蛋,停养之后还能吃到母鸡。让我们看看他的养鸡模式是怎样的,能否复制借鉴。
网上养鸡线下收蛋
市民认养的鸡不是特指鸡群里具体哪一只,而是泛指,是一个虚拟概念
陈金余,1975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之前一直从事服装行业。他有两个孩子,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和营养,他绞尽脑汁寻找正宗、新鲜的本地鸡蛋。不过,由于货源不稳定且渠道单一,经常供应不上,价格还不便宜。于是,陈金余就想到了自己养鸡下蛋,还想做一个产业链。
但想要将鸡蛋卖出去,在销售方式上要有区别。他开始阅读大量的材料,请教各地的专业养殖户和高校的专家。经过前期一年多的准备,“我的鸡笼”模式出炉。
市民只需关注“我的鸡笼”微信公众号,选择“认养母鸡”选项,便可根据第一年每只母鸡每月下蛋20枚的指标,以认养价进行收蛋(快递或自提)。需要的鸡蛋超出20枚的话,则可按照平价购买数量。另外,认养母鸡的第二年则按10枚/月/只,第三年不再提供认养价鸡蛋,“鸡主不想吃蛋了,就可停养把鸡吃掉。”陈金余说,停养后,公司将鸡宰杀,保鲜送给客户。
这里所认养的鸡并不指特定的一只,而是泛指公司放养的整个鸡群里的一只。认购的顾客所得到的鸡蛋,均是由鸡群产下的正宗土鸡蛋,公司将最接近下单时间的鸡蛋送到顾客手中,最短时间内免费配送。
同时,为了让顾客放心,陈金余将远在外地的两个鸡场装了监控装置,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客户可随时通过“我的鸡笼”APP查看鸡场现况。如果客户发现收到的鸡和蛋不正宗或与商家描述不符,经公司核实属实,可以获赔十倍货款。
2万多只鸡已被认养
每一枚土鸡蛋都有编码,可以溯源。
陈金余的公司在金华兰溪和衢州龙游一带承包了一片硒矿林地和一个木芙蓉种植地,共2000多亩,大规模养起了生态土鸡。 一共20万只鸡,其中下蛋母鸡15万只左右。如今公司会员已有5000多人,每天可供应2万多枚鸡蛋。其中,2万多只土鸡被温州、杭州、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市民认养。
陈金余说,从事养殖业最怕的就是畜禽得病,为此他们在鸡食中添加了黄芪、灵芝、枸杞等中草药,有促进消化、抗病毒等功效。从养殖情况看,生态鸡发病情况很少。
市区的一家公司还专门买了一千多张商品券,用于赠送客户。该公司的李经理告诉记者,之前都是实物买来送客户,运输也不方便。如今有了这个,一来新奇好玩,二来产品受欢迎,客户十分喜欢。
模式有优势也有难点
“我的鸡笼”是O2O商业模式,省去了总经销、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顾客购买鸡蛋所支付的认养费为饲料费、人工费、运输费、包装费、配送费等基本支出。
陈金余算了一笔账,例如一名顾客花129元认养了一只母鸡,第一年可按认养价每月收到20枚鸡蛋。目前,黄壳土鸡蛋认养价为1.7元/枚,绿壳1.9元/枚,跟市场价格相比,大约每枚低0.6元,一年下来可以省出144元,相当于已经省回了认养费,关键母鸡还是顾客的,随时可以停养,吃掉母鸡。
温州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专职秘书长、供销社电商公司总经理林延彪表示,这种将农副产品与电商相结合的新型销售模式很特别,也很不错,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过,现在农产品与电商相结合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如专业化、区域化、推广力度等,往往可能受限于品牌影响、物流限制、价格劣势。未来农业产品电商需要有专业化、区域化、社区化。为此,商家可先将局部做精致,逐步扩大影响力。尽量在市区布控多个网点,做好配送服务及产品质量,这样才有可能将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
不管怎样,创新是必须的,农业要想挣到钱,不创新是不行的。
未来的趋势是,不仅产品质量得过硬,服务也要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谈到发展。
|